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举行。BJ80礼炮牵引车以严整的阵列静候,80响礼炮轰鸣声震云霄,回响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天空下。观礼台上,各界嘉宾肃立注目,共同见证这承载民族记忆的仪式。
当纪念活动进入尾声,12辆北汽福田特种放飞车以整齐划一的姿态排列。8万羽象征和平的和平鸽与8万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,在湛蓝天空下交织成流动的画卷。这场跨越时空的致敬,既是对抗战英魂的深切缅怀,也是展示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创新实力的立体舞台。
与大国崛起的时代同行
当历史的指针划过半个多世纪的风云,北汽集团以见证者与参与者的姿态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荣耀时刻刻下深深的烙印。从BJ212到BJ80,从长安街到香江畔,一辆辆承载着民族工业梦想的越野车,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更以钢铁之躯谱写了一曲自主品牌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壮丽史诗。
1966年天安门广场上,BJ212作为主席检阅车首次亮相。当简朴的军绿色吉普驶过长安街,它承载的不仅是检阅使命,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决心。此后的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、50周年阅兵,北汽的BJ212和BJ2020分别出现在检阅队列中,用方正硬朗的线条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军工的坚实轮廓。
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,“勇士”越野车牵引海军反舰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,彰显中国军用车辆自主创新成果。而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,BJ40则执行礼炮牵引车任务。
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式上,BJ80以驻港部队检阅车的身份接受检阅,其威武身姿与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,构成“一国两制”下国家统一与繁荣的生动注脚。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BJ80同时承担检阅方队引导车和礼炮牵引车双重使命。
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,北汽集团用一辆辆阅兵车串联起来的,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史。从BJ212到BJ80,变的是车型迭代与技术升级,不变的是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初心。当“荣耀时刻,总有北京”的标语在耳边回响时,这不仅仅是一句庄严承诺,更是中国品牌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强音——中国制造将书写更多载入史册的荣耀篇章。
技术创新是民族工业振兴的“核心引擎”
北汽集团屡次承担重要活动的保障工作,成为彰显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“移动坐标”,其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深耕与创新突破。从核心越野技术的沉淀到更为广泛的技术创新,从新能源领域的率先布局到智能化赛道的全面突破,北汽集团以“技术为根、创新为魂”的发展理念,构建起支撑民族工业振兴的体系化能力。这种能力既体现在产品性能与市场地位上,又通过国家级盛会的“高光时刻”得到权威认证。
北汽的技术积累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。其自主研发的BJ80轻型军用越野车曾获“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”一等奖,这一项目奠定了北汽集团在军用越野领域的技术标杆地位,为之后催生出环塔四冠王BJ40等民用热销车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以BJ40为例,BJ40燃油是中国唯一全系标配2.5T牵引资质的越野车,既满足了极限越野场景的需求,也通过了国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严格要求,使北汽集团在越野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技术创新的核心在于知识产权的积累。截至2025年,北汽集团累计申请专利3.9万件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40%,授权专利超2.7万件,核心领域覆盖三电系统、氢能、自动驾驶等前沿方向。这些技术成果转化为极狐、享界等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竞争力,也进一步推动北汽集团成为实现Robotaxi规模化运营的车企,2025年内计划投放超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,技术成熟度居行业前列。北汽集团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缩影,更印证了“关键技术自主可控”对民族工业的重要性。未来,随着全固态电池、自动驾驶等技术的落地,北汽集团有望以更强的创新动能,为全球汽车产业贡献“中国方案”。
建议反馈 您的每一条建议声音,我们都认真对待
分享到微信
分享到微博